吴学谦墓

1949年以前的上海滩,有一个学生模样,文质彬彬的年轻人,他本名吴庆德,乳名“大星”,父母和邻居们都叫他“笃星”,走在街上,他是风度翩翩的社会青年“林清”,他有一个秘密的小圈子,在那里,他被同伴们称作是“老吴”,他爱写文章,“辅民”这个名字,便常常出现在让政府头疼的地下刊物上,同一天时间里,他上午是大学生,下午就成了米行老板,到了晚上,他又化身成为一名家庭教师,走街串巷为中学生补习英语。解放后,他把自己的名字改为“吴学谦”,取意“谦谦君子,虚怀若谷”,他就是后来成为国务院副总理,兼外交部部长的吴学谦,官至副总理之后,他仍然喜欢别人叫他“老吴”。

1937年“卢沟桥事变”爆发,一年后上海沦陷,民族危亡之际,受进步思想影响的吴学谦,义无反顾地加入了上海学生抗日救亡协会,1939年他加入中国共产党,开始了长达十年,近乎隐姓埋名的地下革命。

1941年12月,日军偷袭珍珠港以后,上海形势急剧恶化,1942年秋,中央决定把上海地下党的骨干,转移到淮南抗日根据地集中学习。在解放区,吴学谦经历了整风的洗礼,并且生平第一次扛起枪杆,在日伪军的鼻尖下游走于山林和村落,接引白区来的同志进入淮南。

1945年是一个悲喜交加的年份,日本人投降了,国内战争却一触即发,在中国最大的城市上海,从解放区充电归来的吴学谦迅速投身学运,成为了第二条战线的开拓者和出类拔沁的幕后指挥者。他和上海学委的其他领导,相继策划并且指挥了“六.二三”运动和“反饥饿,反内战”的“五.二O”运动,有力声援了人民解放军的炮火攻势。

1958年吴学谦进入中央对外联络部,主管西亚、非洲的政党外交工作,他多次出访这些地区中未与中国建交的国家,并以人民外交的形式,与不同类型的政党建立联系,抽象的公文背后,是普通人难以想象的艰辛、历练、智慧和汗水。多年的外事工作,吴学谦养成了一个习惯,定期阅读英文版的美国《新闻》杂志和《时代》周刊,他发现,只有把西亚、非洲国家,放置在全球的视野之内,充分了解这些国家的历史、民俗,以及西方世界的看法,和它们打起交道来才会得心应手,驾轻就熟。1971年,联合国通过了恢复中国合法席位的决议,76张赞成票当中,有53张来自亚非拉,这一天,非洲代表激动地在椅子上跳起了舞,后来毛泽东说,是亚非拉朋友把我们抬进了联合国,推动民间外交,把亚非拉国家紧密团结在中国周围,吴学谦可以说是功不可没。

吴学谦出访过50多个国家,多次参加联合国大会与各种重要国际会议。他在推行大国外交,联合第三世界,捍卫国家主权,维护世界和平与促进国际合作的事业中任劳任怨辛勤工作,为开拓中国外交局面,提升中国国际地位做出了重要的贡献。后来他又兼管港澳事务与对台工作,正确判断形势,制定对台政策,参与中英谈判,审议香港基本法与中英联合声明,在促进两岸关系发展和国家统一大业,解决香港问题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2008年4月4日,吴学谦静悄悄地离开了人世,他走的那天正是中国的清明节,一个属于缅怀和纪念的日子,也许是天意,也许是巧合,一生低调的老吴同志,此后的每一个忌日都将和清明节一起,被人想起,被人追忆。

吴学谦老人的墓碑设计颇有新意——半个地球、一对相交的橄榄枝加上握手的形象,象征了世界和平。

现安葬于北京八宝山革命公墓第一墓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