洪学智墓

安徽省金寨县人。1955年被中央军委授予上将军衔,1988年再次被中央军委授子上将军衔,是中国军事史上独一无二的两上将。

洪学智16岁参见红军,先后参加了鄂豫闾苏区第一、二、三、四次反“围剿”斗争、川陕苏区粉碎四川军阀的“三路围攻”“六路围攻”的斗争,参加了举世闻名的长征。长征结束后人抗大学习,担任军事教员,后任队长、支队长,副大队长。1940年11月,洪学智奉命率领抗大总校华中派遣大队,奔赴苏北抗日前线,冲破敌人重重封锁,跨越晋、冀、鲁、豫、秃、苏6省,于1941年4月到达江苏盐城新四军军部,全队无一减员,受到刘少奇政委、陈毅代军长的高度赞扬。随后任抗大第五分校副校长。在陈毅校长领导下,坚持抗大办学方针,为新四军培养了大批干部。后任新四军第三师参谋长,协助黄克诚指挥反“扫荡”、反“清剿”和对日伪军展开攻势作战,先后取得攻克苏北重镇阜宁、淮阴和淮安的胜利。

1945年9月任新四军第三师副师长兼参谋长,与黄克诚师长率部进军东北,执行党中央“建立巩固的东北根据地”的战略方针,在极为困难的情况下疏通了承德到辽西的铁路,确保及时输送大批干部和部队进入东北。进军东北后,率部参加了攻打通辽、中长路阻击战、四军攻坚战等战斗。担任黑龙江军区司令员指挥剿匪斗争。担任第六纵队司令员,参加“三下江南”、夏季、秋季、冬季攻势作战,连克强敌。

1948年11月,洪学智率部入关,参加了平津战役。随后,他又参加指挥了一系列战役战斗,率领的部队从东北一直打到海南岛。朝鲜战争爆发后,洪学智出任第十三兵团副司令员,从此开始了他三年杭美援朝生涯。在抗美援仞战争中,洪学智除参与重大战役的组织指挥外,还直接组织领导了志属军后勤保障工作和后方作战行动。他坚持在战斗中保障,在保障中战斗,建成了一条“打不断、炸不烂、冲不垮”的钢铁运输线。

抗美援朝战争是我军遇到的第一次现代化战股。在战争中,美军平均13个后勤人员供应一个十玩,志M军提I个后敞人益大休要供应6至10个士兵。美军1个团的火力都强干我们I个'军的火力,加上美军拥有儿乎是绝对的制空和制海权,志原军在大多激时候不得不只能在夜间活动和作战,后勤供给极为困难。在战斗中、经常连枪弹,粮饰难以为继,非战斗减员严重制约着前线作战行动。志愿军决定组建后方勤务机构时,本不愿从事后勤工作的洪学智,从此和后勤结下了不解之缘。

1951年7月,敌人趁朝鲜北方发大水的机会,对我后方发动了一场空中封锁战役——“绞杀战”,敌机每天大编队昼夜轰炸,妄想把我军后方运输线彻底切断。志愿军发明了片面运输、顶牛过江、合并转运、水下桥等巧妙的运输战术,保障了前线作战的物资供应。1952年5月31日,美军第8集团军司令范弗里特在汉城的记者招待会上承认:“虽然联军的空军和海军尽了一切力量,企图阻断共产党的供应,然而共产党仍然以令人难以置信的顽强毅力把物资运到前线,创造了惊人的奇迹。”在抗美援朝战争中,洪学智先后荣获朝鲜民主主义共和国一级国旗勋章一枚,一级自由独立勋章两枚。

1954年2月,洪学智被任命为总后勤部副部长、后任部长,为我军后勤革命化、现代化、正规化建设作出了突出贡献。1980年1月,洪学智再任总后勤部部长,在洪学智和总后党委的领导下,全军后勤系统开展的一系列大调查,大薯顺、大建设,提出了:“适应现代战争要求,适应我军革命化现代化正规化的律设要求”的后勤建设指导思想,有力地促进了新时期我军现代后勤的建设。

现安葬于北京八宝山革命公墓第一墓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