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宝山”是新中国成立以来,在国内殡葬领域中的长期顶级名词,不过“这座山上”包含了八宝山殡仪馆、八宝山革命公墓、八宝山人民公墓、八宝山骨灰堂等。

八宝山革命公墓正门

本文以下主要内容是关于“八宝山革命公墓”的那些事。

八宝山革命公墓在北京石景山区八宝山东部,是中国声名最著,规格建制最高的园林式公墓。

八宝山革命公墓始建于1949年11月。北京解放后,遵照周恩来同志建立革命烈士墓地、教育人民群众的指示,北京市政府有关领导派人经过多次勘察,最终将公墓选址在环境优美、交通方便的八宝山。1950年,北京市政府将八宝山护国寺改建成公墓并遵照周恩来总理的意见将公墓定名为“北京市革命公墓”,作为革命先烈的安息之地。1970年,经周恩来总理批准,北京市革命公墓改名为“北京市八宝山革命公墓”。

国务院增补北京市八宝山革命公墓为第七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八宝山革命公墓建立时主要用于安葬我国已故党和国家及军队领导人、民主党派领导人、爱国民主人士、著名科学家、文学家、高级工程技术人员、革命烈士、国际友人和县团级以上领导干部。1992年,根据北京市政府规定,安葬范围由原定的县团级以上干部提高为司局级以上干部。1996年12月,革命公墓正式被市政府命名为青少年爱国主义教育基地。2007年5月,被中宣部列为第四批全国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现已成为红色教育的重要场所,每年清明都有社会各界人士前来祭扫革命先辈,他们在这里举行各种纪念活动,缅怀先烈,激励后人。

建国后,在明代护国寺基础上改建。朱德、董必武、彭德怀、任弼时、史沫特莱、安娜·路易斯·斯特朗等革命伟人去世后葬此。整个墓地在苍松翠柏环抱中,庄严肃穆,2009年被国务院公布为全国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

2005年,八宝山新征得北面260亩山地,开始建设;一年后,东院也开始扩建,规划的新骨灰墙可提供6800多个位置,一期工程结束,3500多个骨灰龛位投入使用时,曾有2000名逝者家属通宵排队选号。

八宝山曾是明清两代太监养老送终的世外桃源,因盛产红土、耐火土、青灰等八种矿产而得名。

八宝山过去是京西郊鲁谷村的一片土丘。它的西部在很早以前就是坟场地葬人;还有个老山骨灰堂。

在靠山的向阳面儿的半坡上,有一块古树参天、苍松翠柏、灌木丛生且又幽静典雅的去处,有一片古庙宇式的建筑物,名叫褒忠护国祠。它是明朝永乐初年皇帝专为保护司礼太监钢铁墓而赐建的。历代战乱都没有祸及到它,成为太监们安居的一处世外桃源,当地的人都叫它太监庙。

1946年,国民党政府将这里改建为忠烈祠。1949年,护国禅林寺共占地80亩,有殿堂、房舍57间,附属房舍84间。被民政局接管后,寺内的50余名道士和太监全部迁出。护国禅林寺的殿堂部分被改为骨灰堂,寺院四周则被辟为墓葬区。

革命公墓骨灰堂

1949年后,成为中共领袖的长眠地。

建国之初,革命公墓的建设就提上了议事日程。

1949年12月,北京市委、市政府即遵周恩来总理的指示,为纪念因中国革命而牺牲的烈士兴建陵园,时任北京市副市长的吴晗和秘书长薛子正具体负责筹备工作。多方勘察后,京西八宝山南麓的护国禅林寺被选中。当时寺内还住着一些道士和太监 ,在将护国禅林寺辟为墓地的过程中,曾遭到道士和太监的抵触。

1950年初步建成,定名为北京市革命公墓。八宝山建筑格局由中国著名建筑师林徽因设计。一直用于安葬我国已故党和国家领导人、民主党派领导人、爱国民主人士、著名科学家、文学家、高级工程技术人员、国际友人、革命烈士和县团级以上领导干部。

1927年被杀于北京安定门外箭楼西边的烈士王荷波和另外17个烈士,是最先移葬革命公墓者。移葬仪式隆重,周恩来主祭,李立三、彭真等人陪祭。

1950年,任弼时同志因病逝世,下葬在东部坡顶上——被称为八宝山革命第一墓。后来,开国第一任副主席之一的张澜老人逝世,葬在墓右。

任弼时墓

1955年6月18日纪念瞿秋白烈士牺牲20周年时,党又把秋白同志的遗骨从福建长汀迁葬墓左,这就形成了第一墓区。

接着,又扩展了第二墓区,第三墓区。墓盖都是水泥制成的,墓碑都是汉白玉石雕刻的。一共有535座,都是对革命事业有所贡献的人。

其中有流血献身的英烈,也有科学、教育、文化界的著名人士。中国人民的忠实朋友史沫特莱、斯特朗的陵墓也筑在这里。

这里曾一度称为“烈士公墓”。1970年,经周总理批准,北京市革命公墓改名为北京市八宝山革命公墓。

革命公墓一直受到国内外人士的景仰,要求前来参观的人很多,影响是很大的,也是很广泛的。

但在十年浩劫中,在极左思潮的疯狂摧毁下,竟有48座陵墓遭到严重破坏,这还不包括那些被推倒的墓石,被凿刻、涂抹“特务”、“叛徒”、“打倒”字样的陵墓。如果加上自然损坏的,要有1/3的陵墓需要修复。

到1966年,八宝山革命公墓共建墓539座。文革开始后,红卫兵开始冲击公墓,整个十年动乱期间,被破坏的坟墓有120座,其中砸坏后起出尸体的坟墓有3座。

瞿秋白的墓,是破坏最为严重的。因被戴上“叛徒”的帽子,在1966年,瞿秋白墓被几百名红卫兵挥镐夷为平地。

1979年后,墓地开始修复工作,包括瞿秋白墓在内的一百余座被破坏的公墓全部被修好。

骨灰堂内,康生和谢富治的骨灰盒遭到其他逝者家属的唾弃和破坏,后经中组部同意,二人的骨灰被迁出骨灰堂。

毛泽东、刘少奇、周恩来、胡耀邦等人的遗骨均未安置在八宝山革命公墓。

毛泽东的遗体陈放在毛主席纪念堂,周恩来的遗体火化后骨灰撒在祖国大地上,刘少奇的骨灰在拨乱反正后从开封迎回北京,胡耀邦的骨灰则安葬在江西省的共青城。北京市殡葬管理处一位工作人员称,建国后,一定级别的干部逝后去处一般有三:骨灰撒散;骨灰迁回逝者原籍;大部分葬在八宝山革命公墓。

改行火葬

公墓最初均为土葬,1956年4月,毛泽东、周恩来、刘少奇、彭德怀、彭真等151位党和国家领导人,在中南海怀仁堂的一份倡议书上签了字,自愿实行火葬。1958年,八宝山革命公墓建立骨灰堂后,开始陆续有骨灰存放。

1951年8月,北京市民政局制定了《革命烈士公墓安葬暂行规定》(草案),报张友渔副市长,张友渔副市长批示:“本办法只称为《革命公墓暂行规则》。” 删去了“烈士”二字。修改后的暂行规定上报政务院秘书厅转内务部审批后,于1951年12月20日以内优字第270号文件核准颁布执行。

公墓大致分为墓区与骨灰堂。墓地或骨灰安放,主要是按生前政治级别而定。位于一百五十亩地公墓北向顶端的一墓区,安葬中共国家领导人及副部级以上干部、民主党派领导人士,是公墓中政治规格最高的地方。

革命公墓安葬暂行规则第三条规定:

墓穴用地,根据干部级别,划分为三级区,安葬者须按照各区各级顺序及面积大小使用,不得挑选和扩大。

第一区,安葬县级以上干部及革命军人团级以上干部。墓穴地长12尺,宽6尺或长12尺,宽12尺。

第二区,安葬省级以上干部及革命军人军级以上干部。墓穴地长18尺,宽18尺或长24尺,宽24尺。

第三区,安葬对革命有特殊功绩的,其墓穴地大小另行规定。根据此规定,公墓墓区的划分是:庙前是县团级干部墓区;庙后东侧是地委级干部墓区;西侧是省委级干部墓区;再向上是中央领导干部的墓区。

后来建立了骨灰堂,骨灰安放也有严格的规定。骨灰分为一、二、三、四……室,中央领导,部队兵团级以上领导,地方部级以上领导的骨灰可以安放在一室。但一室又分为正面和侧面。正面安放的是中央领导同志的骨灰,侧面则安放其他领导同志的骨灰。

什么人才能安葬在“八宝山”?

从按级别定面积到以价格杠杆进行调整八宝山革命公墓原定安葬对象为革命烈士,后扩大到一定级别的干部。1951年颁布执行的《革命公墓安葬暂行规则》规定,牺牲或积劳病故的革命军人和革命工作人员,经过申请批准后,均可安葬在革命公墓。而干部的级别,最初定为“县级以上及革命军人团级以上”。

到了1992年,革命公墓安置骨灰者的范围由县团级调整为司局(师)级以上干部,这一规定一直延续。《北京青年报》报道所称“目前安葬在八宝山革命公墓的主要是革命烈士或者副部级以上干部”并不准确。

墓地的方位和墓穴的大小,和干部的级别正相关。按照规定,公墓庙前为县团级干部墓区,庙后东侧是地委级干部墓区,西侧是省委级干部墓区,再向上是中央领导干部墓区。墓穴用地,根据干部级别划分为三级区,安葬者需按各区级别顺序及面积大小使用,不得挑选和扩大。至于墓盖、石碑、月台的尺寸,也都针对不同级别干部有详细的规定。

前来办丧者,一律凭上级单位的介绍信(注明死者生前级别、担任职务)来确定入葬者安葬在哪个墓区,没有丝毫通融。公墓建立骨灰堂后,也分为1、2、3 ……室,不同级别领导的骨灰应安放何室,置于正面或侧面,均有明确规定。所以,从遗体或骨灰的安置情况,即可看出逝者的行政级别。

安葬在八宝山革命公墓的不只是烈士和一定级别的官员。北京市殡葬管理处处长吴增祥说,像李克农上将的父亲李哲卿老人和掩护过老一辈中央领导同志的夏娘娘等早期对革命做过重大贡献的人物,也获准在革命公墓安葬。

一个特殊案例是,《革命公墓安葬暂行规则》还未执行时,中共早期领导人任弼时即因病去世。他被葬在八宝山东部的坡顶上。任弼时墓被称为八宝山革命第一墓,占地300多平米,水泥方砖铺地,汉白玉墓碑,几十个工人赶工数月才完工。任弼时墓建成后,曾有专门的武装警卫把守,群众无法接近。一直到1955年,守卫的部队才撤出公墓。

在任弼时之后,八宝山再没有如此大面积的墓穴了。随着逝者增加,不要说墓地,就是骨灰堂的空间也变得日益紧张,虽然周恩来曾指示“位置改小,盒子改小,层次加多,允许拿出,投水入地”,但到了1974年,全部骨灰堂也只剩下30多个安放骨灰盒的空格。后来,革命公墓又建立了更节省空间的骨灰墙。

据北京市殡葬管理处透露,北京市已开始重新规划设计八宝山革命公墓,计划将其建成中国首个国家公墓。

经过专家多次研究论证,革命公墓改扩建工作已进入规划阶段。为解决革命公墓用地不足的问题,在革命公墓的北侧扩征260多亩山地,扩大现有规模。

“鉴于八宝山公墓所具有的特殊地位,我们力求把革命公墓建设成为世界一流的国家公墓,让它真正成为首都乃至我们国家殡葬业的一张名片,成为了解我们民族精神和革命历史的一个独特窗口。”市殡葬管理处有关负责人说。

据了解,在国外,不少国家都拥有自己的国家公墓,比如美国华盛顿阿灵顿公墓、奥地利维也纳国家公墓、柏林多罗顿国家公墓,韩国汉城铜雀洞国家公墓,另外,日本也计划将收纳无名战士遗骨的东京千鸟渊墓地扩充成为国家公墓。

据悉,国外只有现役和退伍军人以及相当级别的政府官员,才有资格选择在国家公墓安葬。国家公墓在一个国家中具有崇高的地位,人们通过不同方式对安葬在这里的人表达他们的敬意。

市殡葬管理处处长吴增祥表示,我国国家公墓建设,将立足革命公墓的具体情况和特点,借鉴国内外公墓建设的先进经验,以墓园文化为核心,扩展功能,使其具备骨灰安葬、悼念、瞻仰、教育、文化旅游等功能。

2013年9月12日,从市规划委获悉,《八宝山革命公墓北院设计方案公示》已在市规划委网站公布,八宝山革命公墓北院将新建长达620米的骨灰廊,增加10020位骨灰龛位。

壁葬

壁葬是将骨灰盒嵌在墙壁内的一种葬式。壁葬墙和普通的墙体高低相仿,略厚些,墙体正面分布着井字形的壁葬格,大小可放入骨灰盒。格位口用石材封死,石材外表面就当作墓碑,刻上碑文。

一堵壁葬墙可安置几十乃至几百个骨灰盒,存放量极大,又节约土地。壁葬的建筑形式十分丰富,有回廊式的,有亭子式的,有四合院式的还有多层式的等等。

安葬规格

依逝者威望、声誉、资历等的不同,在丧葬的地点、规格、礼仪、墓穴的大小及耗资等诸方面有所区别。八宝山革命公墓在修建时也是如此安排的。根据逝者在党和政府中担任的职务高低,参加革命的时间长短、贡献大小,在墓穴的规格、安葬的地点上也有所不同。这并不是共产党讲等级排场,而是只要谁对历史,对人民做出巨大的贡献,人民就以最高规格安葬谁。

暂停接收骨灰

革命公墓门口看到,一块告示牌上注明:“截至2013年9月底,革命公墓骨灰临时存放室已经存满,无法继续接收逝者骨灰。自10月1日起,请家属自行安排骨灰存放。北山骨灰廊工程预计2014年6月完工,届时将按照审批的时间顺序,通知家属办理选位。”

工作人员解释,因为临时存放室已经放满了,“可以先办审批、排号,骨灰暂时放在家里,明年北院建好了,会电话通知家属过来选位。”革命公墓办公室一名负责人透露,临时存放室体积有限,已经被放满,“目前放了七八百个都是按顺序审批过的,公墓暂时不能再接收了”。

适宜游玩季节

游览八宝山革命公墓的最佳季节是4、5、9、10月份,也就是北京的春季与秋季。

开放时间

工作时间为9:00am——16:00pm

门票价格:不需要门票。目前只接待团体预约,不向个人开放。

但参观区域限于烈士陵园区(比如北侧的国家领导人、国家友人及烈士区、南侧烈士陵园区),革命公墓中央的骨灰堂和骨灰墙是不能随便进的。平时这二者都需要骨灰寄存证或瞻仰证(凭寄存证办理,都是给安放在骨灰堂和骨灰墙上的逝者亲属用的),清明等祭扫时节骨灰墙区的旁门会打开,可以不凭证件就能进去。有些比较有名的人的骨灰是在骨灰墙区内,比如《沙家浜》中阿庆嫂的原唱洪雪飞、作曲家施光南、劳模时传祥、志愿军空战英雄刘玉堤等。但骨灰堂管理最严,没有那两种证件不能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