殡葬是“与死亡”打交道的行业,殡葬人是职业的治丧者,这就是我们说的殡葬的行业性质。、死亡是一个生命的完结,是悲剧,它与一定的伤痛、伤感、空虚感相联系,属于非良性的人生刺激。这与“恋生”的人生情结相抵悟。

自然,殡仪馆与幼儿园不可同日而语。幼儿园里是如旭日初升的儿童,充满稚气,洋溢着生命的活力;而滨仪馆、火葬场则是将一个已经完结的生命“打发”走的地方,冰凉的尸体,哭泣悲伤的家人,沉闷的哀乐,气氛非常的紧张。这些自然就会给人们以“压抑感”,注定了不会是一个愉快的地方。

一个社会有三个对生命与人生领悟最深刻的场所:

第一个是“产房”。它是一个新生命降临的地方。孕妇经历了不断的阵痛,伴随着殷红的鲜血、传来了清脆的啼声,一个鲜活的生命来到了人间。他(她)是那么可爱、充满了神奇的未知数,给父母及长辈们燃起了无穷的希望。

面对稚气可爱的婴儿,人们很容易陷入神秘感:这么一个新生命是从哪里来的呢·限白己空音是—种什么“缘分”呢?

第二个是监狱。这是一个充满人性“邪恶”的场所,预示着人生的某种失败和堕落的地方。哪怕在监狱当看守,时间一长,人性都可能受到某些影响。

第三个是殡仪馆及火葬场、公墓。这是人生“结束”的地方,原来所有的生命都要汇合到这里来,然后到一个迄今还说不清禁的“地方”去。

一位殡仪女学生去殡仪馆实习,捧着一盒骨灰、领着家属往骨灰楼去,一边走一边哭。下来,我问她:你哭什么呢?她说:我看到家属那么伤心,想起一个人最后竟是这么一点点骨灰,不由得就忍不住哭了起来。几乎所有的殡仪学生都经历过类似的对生命“感悟”的心路历程,只是后来见得多了,才使自己变得麻木起来的。

一个人,只有经历了自己“至亲”的死亡,才会真正感悟到死亡对自己究竞意味着什么,并感悟到生命所包含的丰富的内涵。

这三个地方,是社会内涵最丰富的“窗口”处,通过它们,你可以最大限度地发现“社会密码”。比如,我们通过“殡葬”这个窗口,不仅只是看到了治丧,而且还看到了一个社会的生命观、人生观、荣辱观、消费观、人际关系、人情冷暖、人们的价值观取向、政治经济制度等社会的各个方面。

殡葬与生命的死亡相联系,它会给人们带来不良的视觉、听觉及联想,因而属于人们加以回避的对象。于是,殡葬作为人们刻意须加以回避的一类活动,就连同殡葬人一起,被人们予以排斥了。